春运正如火如荼,也有人好奇了:古代有没有春运?古人们都是怎么回家过年的?

W020150212311672145325.jpg

现代春运景象

其实,自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春节回家团聚的习俗,就有了春运。古人们虽然因条件所限,不像现代人一样大规模在外工作打工,但是古代官员、在外经商的商人、在外游历的文人、外出谋生的人,也会争取赶在春节前回家。

在古代,春节也是放假的,比如宋朝。据宋史笔记《文昌杂录》记载,元日(春节)、寒食、冬至各放假七日;天庆节(正月初三)、上元节、天圣节(皇帝母亲生日那天)等也都放假,这么前后连起来,差不多这一个月都在放假。唐朝虽然没有宋朝这么多假日,但也出台了不少人性化的政策,比如:父母住在三千里外,每隔三年有30天的定省假(不含旅程);父母在五百里外,每隔五年有15天的定省假。清朝中期,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一个月。

即便有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眼里看上去很宽松的假期,但是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,路况又差,道路崎岖不平,碰上下雪天,更是泥泞难行,古人们千里迢迢回一次家,动辄耗费数月,实属不易。

南朝时的江淹,其《别赋》中有一句“舟凝滞于水滨,车逶迟于山侧。棹容与而讵前,马寒鸣而不息。”里面有舟、车、马这三种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。而到了北宋,在《清明上河图》里,交通工具更是五花八门,比如人力车、轿子、骡车、驴车、马车、独轮车、牛车、架子车、船等。

在陆路上,古人们主要使用的是牲畜和畜力车。但是骑马和马车在古代是一种身份象征,通常只有官员才有这个特权。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骑驴,直至近代,驴和驴车都还是民间重要的交通工具,以至于摩托车大范围使用后,人们戏称之为“电驴”。而更穷的人们,就只能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了。所以古时候,考生们进京赶考,往往要提前半年多就从家乡出发,如果有云南的考生要去京师,那一路上说起来都是泪啊。

水路方面,长江、黄河和京杭大运河是那时候的主要大动脉。李白乘船沿长江而下,写下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,这绝对是夸张笔法。曾有较真的技术宅根据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中对白帝城和江陵之间的距离描述,计算帆船的大致时速,得出结论:就算日夜兼程,一路上不投宿不下船吃饭,也至少得三天。

京杭大运河自元朝全线贯通后,是咱江南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。杭州历史学会的丁云川说,明清时候,坐着小船从北京到杭州,一路上大概要一个月左右时间。这在慈禧传记中也有体现,据说慈禧小时候在徽州生活,后来父死返乡(北京),从徽州沿新安江顺流而下,坐船直走京杭大运河,整整一个月。

由于回一趟老家是如此的不易,因此古人们很多都赶不上除夕那天回到家,或者干脆就不回家了,只能用饱含乡愁的诗歌,倾诉思念亲人的愁闷。

比如唐代诗人戴叔伦写过《除夜宿石头驿》,“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。”除夜就是除夕,戴叔伦是江苏人,晚年任抚州(今属江西)刺史。写该诗时他正寄寓石头驿(今属江西),可能要取道长江回故乡金坛。

晚唐诗人崔涂是杭州富春江一带的人,曾长期旅居四川和陕西一带。他在《除夜有怀》中说,“乱山残雪夜,孤烛异乡人。渐与骨肉远,转於僮仆亲。”远离亲人在外久了,连僮仆也感到亲切,更表达出了思乡之切。

苏轼也遇到过春节不能回家的情况,他的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》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(1073),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。可见古时的官员,如果身有要务,即使春节也得加班加点。

这么一对比,如今的我们真是幸福得冒泡。高铁、飞机已经让“天涯若比邻”成了现实,网络通讯业的发展让我们可以跟亲人朋友“随时随地通信息”。不过,那份诗意的乡愁和对亲人的牵挂,却是永恒不变的。

(责任编辑:杨利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