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jpg

气象预报员的工作台。

2.jpg

赵桂香(左一)在接受记者采访。

3.jpg

  2002年6月1日,山西首台多普勒雷达正式运行,标志着本省气象现代化进入新阶段。

4.jpg

20世纪80年代的气象卫星资料接收设备。

5.jpg

 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用的无线电莫尔斯广播,承担着气象资料的通讯传输。

6.jpg

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气象通讯有线电传55型打字机。

2018年初秋,一场名叫“山竹”的台风,影响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。

暴风骤雨中,气象信息更加受人关注。

9月19日,在山西省气象台,山西晚报记者见到赵桂香时,她刚刚对当天的天气进行了会商。山西省气象台副台长、国家级首席预报员、正研级高工……赵桂香有多重身份。而在她心里,自己始终是一名预报员。对于预报员来说,最自豪的事情,莫过于自己制作的天气预报如天气实况般准确。

从业30年来,赵桂香见证了山西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。让赵桂香欣喜的是,随着气象预报的日渐精准,气象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化。

天气预报手段涅槃重生

上世纪80年代末,赵桂香考入北京气象学院。

那时,气象观测数据主要靠人工完成,气象信息采集包括气压、气温、湿度、天气现象、能见度、雨量等20多项,每项都要靠人工完成。人工完成观测后,用电报机发报,然后制作报表,为气象预报服务。这些工作,都需按规定时间、程序完成。

因观测的数据对预报员预测天气很重要,越是刮风下雨、高温和严寒、天气恶劣时,观测员越要往外冲。否则,就不能及时把第一手资料传给预报员,就不能及时作出预报。下雨天,观测员需每小时将雨量筒提回室内,测量后再放回。下雪天,观测员需先将固态雪收集到室内,待融化后才能测量降水量。大风天气,台站为防止观测员被大风吹倒、刮跑,需要同事拉着绳子将观测员固定,才能完成对风的及时观测。极寒天气,手刚接触到设备上的铁皮,就会被粘住。碰到暴雨天气,雨伞雨衣都是摆设,刚出屋子,就会被暴雨浇个透心凉。

观测站大多地处偏僻的地方,上世纪70年代,观测员夜间听见狼叫声都是常有的事。胆小的女观测员,都需家属陪同才能完成夜间观测。那时,观测员就有一个梦想:若在室外有个观测设备,天气恶劣时能自动把气象数据采集到并传回室内,我们记录准确后传给预报员,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!

1989年,赵桂香大学毕业后,来到晋中地区气象台工作。当时,整个晋中地区气象局预报科仅有一台286计算机。速度,更是慢得惊人。那时候,一条天气预报的制作完成,是一个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。当时,每天早晨7点,赵桂香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,她需要手工绘制4张气象图。通过高频电话,按照报务员提供的数据,在图上填充相关数据,包括温度、气压等。天气会商的时候,几个人通过挂在墙上的手绘天气时况图分析。一张天气时况图纸的完成,从填图到绘图需要一到两个小时。作为一名天气预报员,首先要读懂“报文”,也就是“电报码”,不同的数字代码表示不同的区域。等会商结果出来了,经常就到了上午11点。由于观测受限、观测站点少,那时的短期预报员只做24小时的天气预报。

改革开放前,全省只有1部711雷达、2套71型低分辨率极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,通讯设备使用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莫尔斯无线发报技术。

而目前,全省有109个国家级气象台站、1个国家级无人自动观测站、153个国家级地面天气站、1549个区域气象观测站,地面观测网平均间距大城市城区5—8千米,其它地区10—15千米。完成109个国家级气象台站新型自动气象站升级更新,实现能见度、固态降水、日照和天气现象观测自动化,所有站实现双套自动站并行运行。国家站和区域站实时数据采集业务传输频次分别达到每分钟一次和5分钟一次,极大地满足了气象服务需求。

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,省、市、县气象台和省气候中心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、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业务职能,明确了中短期天气预报、短期气候预测、大气成分、人工影响天气、雷电预报等主要业务。为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,提供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、空间分辨率为3公里的格点化指导产品。也就是说,只要您需要,可以随时登录山西气象App,查看家门口一个小时到10天内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情况。

从预报天气到预警天气

1994年,赵桂香还在晋中地区气象台工作。那年,她独立承担起短期天气预报工作。当年4月,她准确预报出春播第一场好雨。当时晋中地区春旱严重,根本无法播种。为保证下种,地区专员决定让各级政府机关干部担水点种。4月10日,当此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布置之际,赵桂香汇报:“4月19日至22日,晋中地区将迎来一场好雨。”

当时的地区领导虽然放慢了担水点种的工具购置工作,但仍对这一结论将信将疑,要求晋中地区气象台每6小时汇报一次最新动态。“我天天在电脑前盯着云图,一看就是十七八个小时。”赵桂香为准确预报这场春雨,连续10天没回家。4月17日、18日两天,她保证一小时一报。然而,那几天天天是晴天。赵桂香仍坚持最初的预报结论。

4月19日上午,仍是大晴天。下午天空开始转阴,傍晚,小雨下了起来。20日、21日两天,大雨倾盆而下,持续了两天。望着喜雨,赵桂香落下泪来。

2006年汛期,中央气象台预报,山西南部大部分地区有大暴雨。大部分地区、大暴雨……这些结论预示着,山西南部有100毫米以上的降雨,可能遭遇洪灾。对此,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,要求山西省气象台一小时汇报一次。赵桂香仔细研究相关数据后,得出了自己的预报结论,山西南部局部有大到暴雨。这个结论则表示,不会遭遇洪灾。“若是大暴雨,南部山区是需要组织人员撤离的。如果是大到暴雨,则不需要。”那段时间,赵桂香整整5天没有出山西气象台的大楼。饿了就吃方便面,困了就在会商室的桌子上趴一会儿。其余时间,赵桂香时时刻刻盯着气象云图看。根据对云图的分析,影响山西降雨的天气过程会在到达山西南部时擦边转向。如赵桂香所预测的,那次天气过程在与山西南部擦边后转向,当次降雨实况为74毫米,没造成人员伤亡。那次预报虽结果准确无误,却因压力过大,让赵桂香大病了一场。

在赵桂香看来,准确的预报可以大大减少天气灾害带来的损失。而准确的预警,也能帮助党和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
如今,天气预报进入数值化网格化模式。在山西省气象台预报会商大厅,每个预报员面前都会有两个电脑屏幕。在预报员的点击操作下,屏幕上立刻呈现出了高空天气图、地面天气图等很多幅实时更新的监测资料分析图。从这些图片里,预报员们能分析天气形成和现有的天气状况,并判断未来天气的发展趋势。“常规预报是预报未来3天天气情况,平均分析1天就需看几十张不同的图片,分析3天就是近百张图片,有时候还需对生成图片的底层数据进行仔细计算。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新生说。对图片中代表我省目前天气情况的降水、风速、气温、云量的数据进行分析,并对未来天气走向进行预测,最后才能得到预报结论。

精确的预报后,是更广泛的气象服务。改革开放40年来,公共气象服务从单纯的天气预报逐步拓展为干旱、暴雨(雪)、连阴雨、高温、大风、寒潮、冰冻等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。气象信息进农村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企(事)业,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之中。

改革开放前,气象部门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、指挥防灾减灾提供的服务极为有限,只有纸质《天气日报》《气象服务》《气象简报》等。改革开放后,省气象局成立决策服务领导组,建立规章制度,明确了服务对象、服务方式等。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,建立起了省气象局到省委、省政府的气象灾害直报系统、党政信息报送终端。

进入21世纪,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服务提上议事日程,环境影响评价、气候影响评估成为新的服务内容。省气象局每年上报省委省政府《重要气象报告》《重要气象信息》《天气快报》等决策服务材料和信息200—900余件,省领导批示4—42件次。随着政府部门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,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,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,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,应急服务体系日臻完善,决策服务和应急服务的水平显著提高。

力求完美 为更多部门提供更广泛的服务

如果说1994年的那次预报是赵桂香气象职业生涯的一个完美起点,那2002年9月的一次预报,则是她气象预报的“代表作”——她精确地预报出持续多日的大雨中断两个小时的具体时间。当然,这也是她职业生涯中最艰辛的一次预报。

当年9月,晋中地区同时举办3项大型活动,地区领导决定于9月21日举办一个大型的总开幕式。这3项活动一个比一个重要:平遥国际摄影节、全国地市市长会议、山西名品博览会。这3个大型活动是晋中地区撤地改市之前,规模最大、投入最大、邀请嘉宾级别最高的一次活动。事后表明,此次活动为晋中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。

开幕式的时间提前一个月确定,但赵桂香在随后的预测中发现,开幕式期间,晋中地区将有持续的、明显的降雨天气。

面临大雨搅局,地区领导及会务组工作人员急得团团转。随着时间的临近,9月21日前后,必逢大雨的预报结论越来越清晰。9月14日,赵桂香开始吃住在单位,天天盯着电脑看云图。“我必须将降雨强度、风力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所有天气情况做出准确预报”,依据气象部门的预报,地区将决定舞台搭建方案,会场布置等一系列事项。

19日开始,小雨淅淅沥沥地下开了。20日,哗哗地下大了。地区领导要求气象台必须寻找人工消雨的时机,全力保证开幕式顺利进行。

“那次的经历太折磨人了!”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,赵桂香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。开幕式前一天下午5点半,她终于发现,开幕式当日上午,云图会有短暂断开,这表明雨会停止!“时间会持续两个多小时,上午11点半前是最好的空当!我马上建议大会将开始时间定在上午9点半。”

大会按照气象部门的意见,将原定的开幕时间推后30分钟,定在了21日上午9点半,时长两个小时。20日夜里,赵桂香通宵工作,每10分钟上报一次最新状况。21日清晨,雨仍然下着,直到8点,还没有停的意思。8点半,雨势渐微,9点,变成了微弱的毛毛雨。9点30分,开幕式正式开始时,雨真的停了。

“我觉得那次老天爷一直在帮我!”两个小时的开幕式,一滴雨也没下。11点半,开幕式刚一结束,雨又下了起来。得知活动结束,赵桂香一头倒在休息室睡了过去,此时,她已经连续30多个小时没合眼。

除了政府部门,山西省气象台经常接到群众咨询电话,搬家要问,结婚定日子要问,甚至外省游客来山西旅游前,也要打电话询问穿衣指数。省气象台的值班工作人员总是有问必答。“我们提供的是公益服务。”赵桂香说,自己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提供咨询后,群众打来电话表示感谢。可有时也会被骂。“老百姓只以自己头顶的天空说事,今天按预报外出没带伞,淋雨后会打来电话发泄。”赵桂香拿太原市举例,天气南北差异很大,新建路南北的气候非常值得研究,夏季,经常是路南瓢泼大雨,路北滴雨不见。

在数值预报出现以前,一个预报员能力高低的评判标准是看他预报得准不准。现在,衡量预报员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,是看他的预报准确率比数值预报提高了多少。预报员可以通过对比、检验、分析,并利用数值模式的形势预报及天气实况的背景信息,对数值预报的结果进行订正。当遇到复杂的地形和环境时,预报员可以发挥他在当地预报的经验。此外,预报员还能联合运用多个数值预报模式,使它们之间优势互补。“通过预报员的经验,可以弥补模式的不足。”赵桂香说。

与普通预报员比,首席预报员的工作更繁多而艰巨,除了搜集和分析气象资料、参加视频天气会商、编写预报服务材料、接受媒体采访外,还要时刻关注全国各省、全省各地的天气情况,随时解答来自各县市气象部门的电话咨询。只要有点闲暇时间,赵桂香最喜欢的事情还是看气象图,总结往日预报,搞气象研究。

30年来,赵桂香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,她的生活基本就是“两点一线”“气象是她最大的兴趣爱好。”即便不值班,她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天气会商室。回到家里,她也惦记着天气变化。有时候,在睡梦中听到外面淅淅沥沥下雨的声音,她会立即跑到阳台查看,结果却是楼上的空调水滴到阳台上的声音。“预报员做久了,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。每次天气过程之后,预报员更关注的不是报对的地方,而是哪里出现了偏差,为什么报错,所以我们对自己预报的所有过程都不会百分之百满意。”赵桂香说。而这些更为精确的预报背后,是更为精准的服务。

改革开放前,山西气象科技服务内容单调,只为电力、纺织等少数几个行业提供简单的温、湿度预报。改革开放后,气象科技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不断丰富,建成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和业务系统,常规气象服务产品实现区域内共享共用。省市县一体化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投入业务应用,交通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正在建设完善中。建起独立的现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工作室,实现采、编、播一条龙业务。

中国气象频道在山西落地,省级电视媒体和省城太原电视媒体各有12套气象类节目,全天分别播出24次、19次;电视、广播、互联网、报纸、手机短信、12121电话、电子显示屏、预警大喇叭、“两微一端”等构成的气象服务平台日趋完善,逐日发布三天预报、降水实况等产品,遇灾害性天气和重大天气气候事件,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和短时天气警报等服务产品。

气象科技助推专业服务开展,发挥省级业务单位“龙头”带动作用,探索针对电力、交通、旅游、能源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模式,切实做好相关行业的精细化预报服务。与住建部门联合开展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城市内涝预报预警工作,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服务。与环保、农业、水利、交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大气负离子、空气质量、土壤水分、水文、交通气象等数据共享共用。与林业部门联合开展森林火险监测预警服务。与国土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监测。向省扶贫办提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类气象资料。

围绕各地特色产业,气象部门还推进市级专业气象台建设,运城市开展苹果专业气象服务,大同市开展黄芪、仁用杏以及小杂粮为主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,长治、忻州市开展旅游专业气象服务,太原、阳泉市开展城市防灾减灾专业气象服务。多年来,气象部门面向社会、公众提供了及时有效、普惠智能的气象信息服务,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。

责任编辑:杨利利

作者:记者 郭卫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