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,发生范围最大,危害面最广,造成的损失最严重。根据联合国公布的“1947—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”中有5种是气象灾害,其余部分多数与气象关系密切。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,加强减灾科技发展,是提高减灾效益的重要环节。

  一、气象灾害的基本特点

  气象灾害除了与其他自然灾害具有同样因地域、因季节、因受灾体而异的特点外,其本身还具有以下特点。

  1、种类多。根据气象灾害的成因、性质及其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等情况来看,大致可划分成洪涝、干旱、热带气旋(或台风)、冷冻害、风暴、连阴雨及其它,共7类18种之多,细分可达数十种,甚至上百种。

  2、范围广。在一年四季中,无论是在平原、高山、高原、海岛,还是江、河、湖、海以及空中,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,都可发生气象灾害,只是各地、各季节出现灾害的种类、频次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。根据近40年的资料统计,较大范围的旱、涝灾害在我国东部地区每年都有发生,多时达20次,少则8—9次。我国西部是世界上有名的高原半干旱区和干旱区。在海洋上常因台风、大风造成船翻人亡事故。在空中常因强对流性天气、低空风切变成结冰等现象造成飞机失事,等等。另外,气象灾害直接或间接危害着工业、农业、交通运输、商业等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。

  3、频率高。近40年来,我国每年平均出现旱灾7.5次,涝灾5.9次,冻害2.9次。特别是每年平均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和台风有7个之多,约为日本、美国的2倍,菲律宾的1.5倍,居世界各国的首位。

  4、持续时间长。有些气象灾害常常连季或连年发生。今年江准地区梅雨期长达50多天,致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。近40年内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连旱的年份达16年,特别是在80年代几乎连年少雨干旱,华北明珠白洋淀及许多河流干涸数年,也是历史上少见的。华西秋雨和江南低温冷害、干旱等灾害都有连年发生的记载。

  5、群发性突出。由于气象灾害在大范围环境流场的背景影响下发生的,因此许多地区或许多灾害往往在同一时间内发生。1983年4月25日至30日,由于强寒潮的侵入,全国大部地区相继出现了暴雨、冰雹、大风、冻雨、结冰、严重沙尘暴,近海大风持续了3—5天,造成85人死亡,数亿元的经济损失。

  6、连锁反应显著。天气气候因素不仅是农业、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,也是许多灾害的触发或诱发机制。例如,暴雨不仅可以形成洪涝,而且常引发泥石流和塌方等。台风除了造成大风、洪涝灾害外,又是引起巨浪和风暴潮的因素。干旱、大风是形成森林、草原火灾的重要条件等。

  7、灾情重。由于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多,影响范围大,危害面广,所以从全球或我国情况来看,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,居各种自然灾害的首位。气象灾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,一般年份,受灾农田6—7亿亩,成灾约3亿亩,减收粮食200多亿公斤……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。每年受灾2亿多人口,死亡数千人。如果加上牧业、渔业、工业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损失,每年可达数百亿元。

  二、加强气象灾害的对策研究,提高减灾能力

  气象科学是减灾的“尖兵”,在减灾中起着先导作用。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气象监测、预报、通讯和服务系统,特别是近几年来,多数气象台站采用超短波通讯技术,建立了天气预警系统,从而提高了信息传递时效,拓宽了服务面,促进了气象为防灾、抗灾、救灾等系列化服务技术的发展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我国气象服务取得的效益与国家给气象部门的投入之比为20∶1,有的省达到40∶1。但是,气象为减灾服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,对灾害性天气,特别是突发性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技术还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;对减灾措施了解和研究不够;对广大农村传递预报信息的手段还相当薄弱,等等。特别是有关减灾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,没有形成一个拳头。为了提高我国减灾工作能力,实现减灾工作科学化、现代化,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。

  1、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减灾指挥系统,协调各部门的减灾工作,改变目前分散“经营”的状态。

  2、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和群众的减灾意识。

  3、加强减灾立法,使防、抗、救灾工作做到有法可依,有章可循,减少失误。

  4、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,这是投入小效益高的工作,是增强减灾工作主动性的有力保证。

  5、加强综合减灾技术措施的研究。减灾是一顶多学科,多手段的综合工程,需要加强横向联合,密切协作,共同开展减灾技术措施的研究,才能不断提高总体减灾能力。

  6、积极发展国家、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形式,多渠道的减灾科技投入,增强减灾技术发展的后劲。

  7、加强灾情收集和管理,建立灾害档案系统,这是一项基础工作,应及早制定规章制度,建立灾情调查体系,减少行政干预,实现灾害收集处理自动化、客观化,把我国灾情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。